国务院41号文件《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最新一轮化解产能过剩的主要任务和定量指标。平板玻璃产业成为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的五大重点行业之一。
今年以来,平板玻璃价格曾经一度上扬, 产能也逐月释放。据中国玻璃信息网提供的数据, 2012年全年仅19条生产线投产,新增产能8040万重量箱; 当时预计2013年新增生产线为16条,新增产能6060万重量箱。但实际上,2013年以来,全国浮法玻璃新增产能突飞猛进,尤其是下半年,中国平板玻璃价格一路上扬,导致新开工生产线迅速增多,远远超过市场预期。
截至2013年9月,国内浮法玻璃已经累计点火新生产线24条,新增产能11550万重量箱/年,其中,河北投产了8条生产线,湖北投产了5条生产线,日熔化量1000吨/天 以上的生产线达到7条。
因产能持续释放,提高生产线的生产效率 ,降低相关成本,不少玻璃企业业绩得到提升。南玻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13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6.2亿元,同比增长约54%。其中,7-9月预计实现净利润2.7亿元,同比增长约72%。公司称,浮法玻璃价格回升明显,使得公司平板玻璃产业业绩同比大幅上升。
但进入10月以后 ,市场开始发生微妙变化。 国庆节开始,平板玻璃价格开始转跌。以东北地区为例,由于建筑和汽车行业随着天气转冷进入淡季,节后至今平板玻璃价格已经出现3元/重量箱以上的下滑。
至10月11日,全国共有浮法玻璃生产线309条,产能总计达到10.59亿重量箱,实际产能也达到8.84亿重量箱,产能利用率约为83.7%。 产能扩张超快使得玻璃库存居高难下。
实际上,部分玻璃企业提前有所感知。 进入9月以后,国内浮法玻璃投产生产线新增点火骤降, 9月新增点火只有2条(河北鑫利的三线800吨和湖北三峡的五线1000吨)。10月至今,新增点火只有辽宁一家(本溪玉晶的四线1000吨平板玻璃生产线)。
整体来看,平板玻璃行业过剩严重,但深加工玻璃产品如钢化玻璃、超薄玻璃、中空玻璃、压延玻璃、防弹玻璃等,并无明显的产能过剩迹象。 玻璃厂商如果延长生产链,对平板玻璃进行深度加工,不仅利于公司产品的销售,而且大大有利于化解玻璃行业的过剩产能。
国务院鼓励平板玻璃原片生产深加工一体化,明确提出使平板玻璃深加工率达到50%以上的要求。深加工和生产高端产品已经成为目前各地政府和企业化解平板玻璃产能过剩的共识。
国务院《意见》的发布,化解产能过剩将纳入政绩考核指标,在政府和企业的合力下,玻璃制造大省化解产能过剩的部署将有所提速。
湖北建材官方网址www.teniang.cn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