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学生200块钱随叫随到怎么用,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app下载,4小时400元快餐电话联系方式,附近学生24小时服务内容

结构调整、体制创新、投资与消费

日期:2013-10-15 14:20:56
浏览数:
结构调整的进退节奏取决于创新进程。如果制度、产业和技术创新的进展快,那么传统和落后产业退出、收缩甚至淘汰的节奏也快。目前在中国,过剩的是产能,稀缺的是创新,创新活力直接决定了结构转型的进程。
 以顶层设计为特征的体制创新,应置于优先于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地位。令人遗憾的是,现在不乏散点状的技术创新,但制度和产业创新仍匮乏,这决定了调结构是艰巨漫长的过程,并非调整了有色、钢铁、船舶、煤炭、水泥、铁合金的产能,新兴产业就会自动雨后春笋般涌现。
 投资仍是主角,硬的和软的基础设施投资在中国仍极其重要。中国是一个公共政策尚待完善,公共产品和服务覆盖不均的大国。交通、物流、信息、生态、教育、医疗、养老、艺术等公共品的投资仍有很大余地。人们对环境、社会保障和教育的抱怨是明显的证据。从硬的投资来说,信息骨干网络、陆??樟慕煌ㄊ嗯凸歉赏缃ㄉ枞匀徊蛔?;从软的来说,在很大程度上,城镇化甚至就是公民权利的均等化,是市民和农民应当享有同样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人”的城镇化。如果投资是政府在履行公共财政的义务,而不是越位代行企业家的膨胀冲动的话,投资仍将在未来扮演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角。
 消费着眼长远,最宜顺其自然。消费往往得到过多赞美。储蓄、节俭和克制是人类永恒的美德。负债、奢靡和放纵总会让人类迷失。因此消费在经济增长中扮演什么角色,应顺其自然,毕竟消费基本上是私人部门的行为,政府消费不是主角。人活著有多幸福,可能更多地体现在活得长久、健康、和谐和品味等质量上,而不是吃穿住行所耗用的金钱数量上。反之,过度强调消费,则往往是一些民主国家的国民逐渐懒惰,最终要么走向债务?;醋呦蛏缁岫吹母础?/span>
 
钟伟: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