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生产是我国仅次于燃煤发电外的第二大碳排放源、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五分之一,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并未对此加以关注,也没有针对水泥的碳减排技术指引。”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政协副主席、民建山西省委主委王宁说。
王宁提出,由石膏生产的高强胶凝材料完全可以替代水泥,用于建筑物墙体内表面抹灰砂浆和地面找平砂浆。这种高强胶凝材料生产能耗仅为水泥的60%,碳排放仅为生产水泥的1/5,其原料化学石膏还是一种工业弃物,主要包括火电厂排放的脱硫石膏和磷肥厂排放的磷石膏。目前,这些化学石膏综合利用率很低,废弃掉的化学石膏对土地、环境、人体健康等有很大危害。如能加以综合利用,经济社会效益可观。
“按我国每年新增建筑面积近20亿平方米计算,大约需要4.4亿吨内墙抹面和地面找平水泥砂浆,约消耗水泥1.1亿吨;如果都用化学石膏高强胶凝材料代替,就可减少8790万吨的CO?排放量,同时节约标煤611.3万吨,并将1.13亿吨的化学石膏变废为宝。”王宁介绍说,“而且,我国完全能够采用自己的技术,独立自主地用(化学)高强石膏砂浆代替水泥砂浆。”
王宁建议称,国家相关部委应尽快出台有关“推广应用化学石膏高强胶凝材料”的政策和法规,并要求化学石膏排放企业即相应电厂对脱硫石膏深加工企业按其成本价提供蒸汽和电力,在燃煤机组新上烟气脱硫系统的同时设计、建设脱硫石膏综合利用工程。
来源:中国经济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