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际铁路
2009年3月22日,武汉至孝感、黄石、咸宁、黄冈城际铁路开工,工程计划总投资450亿元,由铁道部和我省共同出资。
根据规划,这4条铁路等级全部为客运专线,列车设计运行时速为200公里以上,直达运行时间在30分钟以内。除武汉至黄冈城际铁路需4年建成外,其他3条建设工期均为两年半,今年年内可望开通。
项目建成后,鄂东形成以武汉为中心、直达周边城市的“半小时至一小时交通圈”。
☆大东湖生态水网
2009年7月6日,东湖沙湖连通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拉开了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序幕。12年后,大东湖生态水网将建成,驾一叶轻舟游遍11个湖泊不再是奢望。
大东湖生态水网总投资158.72亿元。根据规划,在43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以江、湖、港、渠组成庞大水网,东湖、沙湖、杨春湖、严西湖、严东湖、北湖6个主要湖泊及青潭湖、竹子湖连通,远期实现与南湖、汤逊湖及梁子湖水系连通,并通过水体生态保护与修复,改善水生态环境。
目前,该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花山生态新城
2009年1月,投资300亿元“港城一体”的花山生态新城建设大手笔开建。
花山新城东至左岭镇,南接武汉科技新城,西临东湖风景区,北抵武汉北湖新城,其所辖的花山镇及其周边,被誉为武汉市最后一块“风水宝地”。项目责任单位花山公司透露,规划由新港、新城和生态保育三大功能区组成的新城,建设用地仅为15平方公里。
花山生态新城目前已全面启动的10大项目,围绕生态保育、港口及保税加工、基础设施、产业配套、农民安置展开,将此地建成一座山水环绕的生态新城。
☆武汉新港
2008年11月,总投资233.9亿元的武汉新港项目正式启动。2009年1月,武汉新港白浒山港区花山码头一期工程暨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国家粮食现代物流(武汉)基地码头先后破土动工。这两大项目投资分别为40亿元、20.67亿元,其开工建设,标志着武汉新港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此后,武汉市投资50亿元,启动码头、临港产业、物流园区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以形成完备的大物流产业区域。目前,联接京广、京九两条铁路大动脉,横跨武汉、黄冈两市的武汉新港江北铁路工程正在建设之中。“十二五”时期,湖北抓住武汉被国家列为内河主要港口的机遇,提升武汉新港建设规模与水平,将启动各类项目111个,投资总概算1766亿元,把武汉新港从第二代港口提升为第四代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2亿吨,并建设成为“四大特色功能区”(中部最大、功能最完善的综合保税示范区;中部通行最便捷、设施最先进的立体化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区;长江上中游现代化程度最高的航运服务核心区;我国最具“两型”特色的体制机制创新试验区)。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
2009年在国家扩内需政策背景下,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已有81个重大项目立项,总投资1534亿元,其中已获中央投资770亿元。
目前,沪蓉西、随岳北、随岳南、武荆(门)、三峡翻坝高速公路和荆岳长江大桥等一批重点项目先后建成。环“一江两山”景观带的神武生态旅游公路正在加紧建设、神农架机场建设正式奠基。到2020年,鄂西圈将最终形成“三纵三横”的“六轴”立体交通骨架,为鄂西发展打下长远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