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学生200块钱随叫随到怎么用,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app下载,4小时400元快餐电话联系方式,附近学生24小时服务内容

湖北省建材工业年鉴(2015年版)

日期:2015-03-10 12:26:22
浏览数:
湖北省建材工业年鉴(2015年版)
湖北省
   【概况】2014年,湖北省规模以上建材企业1880家,比上年增长11.4%;资产总额1746.4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其中水泥工业规模以上企业151家,全省水泥产能约1.35亿吨,共有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60条,水泥熟料产能约6500万吨;通过产能置换方式在建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2条,产能225万吨。建筑与技术玻璃工业规模以上企业57家,平板玻璃产能约8400万重量箱,其中浮法玻璃生产生产线17条,浮法玻璃年生产能力约7500万重量箱;通过产能置换方式在建浮法玻璃生产线3条,产能1500万重量箱。建筑陶瓷和卫生陶瓷规模以上企业55家,其中建筑陶瓷规模以上企业45家,建筑陶瓷生产线91条,产能5.65亿平方米;卫生陶瓷规模以上企业10家,卫生陶瓷生产线19条,产能2400万件;陶瓷瓦及其他陶瓷生产线35条。
【经济运行】2014年,在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增速持续下降背景下,湖北建材工业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建材工业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增速逐步放缓;水泥、平板玻璃、建筑陶瓷和卫生陶瓷等主要建材产品产量走势分化,“拐点”即将显现;建材产品价格下行压力不断加大,产能过剩矛盾突出;经济效益增长率收窄,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建材工业发展已由超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新常态”。
一、建材产业发展进入转折期
2014年,全省规模以上建材企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06.4亿元,经济规模居全国第5位;同比增长12.1%,高于全国建材工业平均增长率2.4个百分点。自2010年以来,湖北建材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走势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由2010年、2011年41.81%、63.31%的超高速增长阶段;转为2012年、2013年27.6%的高速增长阶段;到2014年再转变为12.1%的中高速增长阶段。目前,增长率下行趋势仍在持续过程中。
在我国由投资驱动型经济向消费驱动型经济转变时期,建材工业长期发展趋势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投资走势基本保持一致。2010年以来,湖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平均每降低1个百分点,建材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则降低2.6个百分点;湖北房地产投资增长率平均每降低1个百分点,建材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则降低2.4个百分点。
 
 
湖北因其区位、资源、市场、交通等诸多优势,加之在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使建材工业发展始终处于全国同行业前列。近4年来,以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计算,最高达到全国建材工业平均增长率的两倍;以主营业务收入总额计算,在全国建材工业中的占比不断提高,已由2010年占全国建材工业的4.03%,增加到2014年占全国建材工业的5.83%,4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湖北建材工业经济总量构成发生较大变化。水泥、玻璃等产能过剩行业在建材工业中的比重降低。其中水泥工业产品销售收入由2010年占建材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30.2%,下降到2014年的20.5%,降低9.7个百分点;建筑玻璃与技术玻璃由2010年占建材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5.3%,下降到2014年的4%,降低1.3个百分点。2014年,对湖北建材工业经济增长贡献较大的主要有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墙材、石材3个子行业,分别占全省建材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16.4%、14.5%、12%,比2010年分别提高4.3、1.9、2.9个百分点,成为“十二五”时期湖北建材工业的三大经济增长点。
二、主要产品产量增长渐入平台期
2014年,在湖北29个主要建材产品中,产量增长率比上年提高的有7个;产量增长率比上年降低的有22个,其中有5个产品为负增长,主要建材产品产量增长动能逐步衰减,水泥、建筑陶瓷等产品产量走势已进入平台期。
(一)水泥工业
全省水泥总产量1167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4.71%,居全国第9位;同比增长3.12%,增速低于上年度2.21个百分点。近4年来,湖北水泥产量一路高歌猛进,2010年破9000万吨大关;2012年进入亿吨大省之列;2013年再创1.1亿吨新高;直至2014年增速明显放缓,开始步入低增长及“0”增长阶段。由于区域市场偏好等多种原因,湖北高标号水泥产量偏低,其中强度等级42.5水泥累计产量1578万吨,仅占水泥总产量的13.52%,低于全国平均占比13.32个百分点;强度等级52.5水泥累计产量20.6万吨,仅占水泥总产量的0.18%。
湖北水泥熟料总产量5431万吨,同比-5%,是本世纪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并在长江流域除上海市外水泥熟料产量唯一下降的省份。由于湖北是水泥熟料净输入地区,水泥熟料产量走势明显弱于水泥产量走势,水泥熟料年净输入量约1000万吨左右。
湖北水泥行业经济效益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共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75.48亿元,同比增长0.8%;共实现利润总额52.99亿元,同比增长7.7%。湖北水泥行业以占全国4.71%的水泥产量,实现了占全国5.88%的销售收入,取得了占全国6.79%的利润额。
水泥产销淡旺季特征趋于模糊,全年价格走势呈春节后“淡季不淡”,四季度“旺季不旺”的形态;价格变化曲线为“马鞍形”,即年初年末处于价格高点,年中处于价格低谷。以鄂州市强度等级32.5水泥价格为例,元月份313元/吨,全年最高;8月底至9月初210元/吨,全年最低。
湖北重点水泥企业经济运行状况良好?;滤嗳晁嗖?873万吨,同比增长2.76%;水泥熟料产量4144万吨,同比增长5.29%。其中湖北省内水泥产量2760万吨,水泥熟料产量2369万吨。根据华新水泥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实现利润总额13.18亿元,同比增长54%。葛洲坝集团水泥有限公司全年水泥产量1804.5万吨,同比增长6.01%;水泥熟料产量1322.6万吨,同比增长5.91%。全年共实现利润总额10.02亿元,同比增长74.87%。
(二)玻璃工业
2014年,湖北平板玻璃总产量首破9000万重量箱大关,达到9051万重量箱;占全国平板玻璃总产量的11.42%,并首次超越广东、山东,居全国第二位,形成“北有河北、南有湖北”的平板玻璃产业新格局。全省平板玻璃同比增长11.02%,超过全国平板玻璃产量增长率9.93个百分点,与全国14个省市平板玻璃产量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
在全国平板玻璃产能过剩,效益大幅下降的形势下,湖北平板玻璃产量持续增长的主因:一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发展机遇。当前,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是国家重点实施的三大战略之一,而湖北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处于承东启西的重要地位,吸引了众多机构和企业的投资;二是区位优势突出。湖北平板玻璃工业具有明显的交通优势、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以物流为例,由于玻璃为易碎品,运输成本较高,一般运输半径仅为500公里,但长江横贯湖北全省,通过“黄金水道”提高了平板玻璃市场幅射力;三是沿海地区产业转移。随着沿海省市产业升级,对平板玻璃等原材料产业已渐失人力、资源、土地和环境的承载力,平板玻璃工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已成大势所趋。
全省玻璃深加工产品除夹层玻璃外,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其中,钢化玻璃产量125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2.77%;
中空玻璃产量309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0.1%;夹层玻璃产量122万平方米,同比-15.59%。
全省建筑与技术玻璃制造业共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13.05亿元,占全国玻璃行业销售收入的7.83%;同比增长10%,超过全国玻璃行业增长率4.55个百分点。全省建筑与技术玻璃制造业共实现利润4.31亿元,占全国玻璃行业利润总额的5.9%;同比-43.2%,利润下降幅度居建材子行业首位。受产能过剩及房地产景气度下行影响,全年平板玻璃价格走势低迷,浮法玻璃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或处于保本微利状态,或已陷入亏损。以武汉长利5mm浮法玻璃出厂价为例,1月16日报价1344元/吨,全年最高;6月11日报价1120元/吨,全年最低;12月19日报价1180元/吨,比年初下跌164元/吨。
 
 
重点玻璃企业经营状况与全行业基本一致。2015年1月29日,湖北三峡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14年年度业绩预减公告,“预计2014 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00 万元左右,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60%左右”。1-11月,武汉长利共生产浮法玻璃1747万重量箱,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0.43亿元;实现利润7200万元,同比-73.37%。全省玻璃工业利润过千万元的企业还有咸宁南玻、湖北菲利华、湖北新华光等企业,利润过亿元的企业仅有湖北福耀。
(三)陶瓷工业
陶瓷工业产品结构调整态势明显,主要产品产量有增有降。建筑陶瓷全年累计产量3.87亿平方米,同比-0.2%;陶瓷砖出口量8.57万吨,同比-38.54%。其中瓷质砖产量2.75亿平方米,-4.03%;自2014年4月首现负增长以来,始终处于减产状态,并是中部地区瓷质砖产量唯一下降的省份。陶质砖受益于小城镇建设规模扩大和农村建房对外墙砖需求增长,全年产量1.12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2.97%。卫生陶瓷累计产量1762万件,同比增长4.35%。
全省规模以上陶瓷企业共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35.46亿元,同比增长11.19%。其中建筑陶瓷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09.31亿元,同比增长10.1%;卫生陶瓷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6.15亿元,同比增长15.8%。全省规模以上陶瓷企业共实现利润9.02亿元。其中建筑陶瓷实现利润7.72亿元,同比-13.8%,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主导产品价格下降,中低档产品比重较高,有竞争力的名优品牌较少。卫生陶瓷实现利润1.3亿元,同比大增329.7%。
重点建筑陶瓷企业经营状况与全行业基本一致。湖北楚林陶瓷有限公司全年建筑陶瓷总产量95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7%;实现销售收入1.26亿元,同比-1.8%;实现利润为-616万元,同比由盈转亏。
三、建材效益增长模式步入转换期
2014年,湖北规模以上建材工业共实现利润总额198.6亿元,同比增长4.9%,增速降至5年来最低水平。各子行业“增产减收,减产增收”成为常态,高销量已不等同于高利润,以往靠提高产量、扩大销售获得盈利增长的模式正在遭遇严重挑战。
产量增长率与效益增长率的对比,成为行业景气度的重要风向标。同为产能过剩行业,水泥工业通过产量低增长,水泥熟料负增长,实现了经济效益稳增长;全省水泥工业以占全国4.71%的水泥产量,实现了占全国5.88%的销售收入,取得了占全国6.79%的利润额,并在产量增长率3.12%的基础上,取得利润总额增长7.7%的好成绩。平板玻璃工业高增长,带来经济效益负增长,在平板玻璃产量增长11.02%的同时,造成玻璃工业利润总额下降43.2%。湖北效益增长率高于产量增长率的还有石材、防水材料等行业;效益增长率低于产量增长率的还有砖瓦及建筑砌块、建筑陶瓷等行业。
节能减排水平是衡量行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以华新水泥为例,通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2014年前三季度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78%;同期全省水泥行业主营业务成本增加3.7%;2014年前三季度华新水泥销售利润率达到9.23%,超过同期全省水泥行业0.43个百分点。
全省玻璃工业利润增长则主要来自深加工及特种玻璃。以福耀(湖北)有限公司为例,上半年营业收入4.89亿元,实现净利润1.11亿元,销售利润率22.7%;湖北菲利华石英玻璃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798万元,实现净利润1285万元,销售利润率18.9%。以上两家企业分别超全省玻璃工业平均销售利润率18.71和14.92个百分点。
四、建材投资结构处于调整期
湖北建材工业全年完成投资927.08亿元,同比增长19.54%,高于全国建材工业投资增长率5.59个百分点。投资结构正在经历三个方面的调整:
一是产能过剩行业投资占比下降。其中水泥行业完成投资37.89亿元,占建材工业投资总额4.09%,比2010年降低9.65个百分点;平板玻璃工业完成投资10.58亿元,占建材工业投资总额1.14%,比2010年降低2.92个百分点;建筑陶瓷完成投资36.29亿元,占建材工业投资总额3.91%,比2010年降低7.8个百分点。
二是产品深加工投资额增加?;炷劣胨嘀破沸幸低瓿赏蹲?29.33亿元,虽然增长率仅4.08%,但投资额已居建材工业首位;技术玻璃及其他建筑与技术玻璃共完成投资62.76亿元,是平板玻璃投资的近6倍,同比增长116.49%,投资增速居建材各子行业首位。
三是资源优势行业投资继续保持增长。建筑用石加工完成投资127.23亿元,同比增长60.35%;投资主要分布在随州、麻城、通山、咸丰等石材资源富集区;预示湖北石材工业仍是建材工业重要的经济增长点。石灰和石膏制造完成投资38.66亿元,同比增长43.62%,投资增速仍保持在建材行业前列。
【产品出口】2014年,湖北建材工业产品出口共计22763万美元,同比增长14.26%;出口种类以石材、陶瓷、玻璃三大类产品为主,占全部建材产品出口额的65.58%。
【科技创新】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2014年度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鄂政发[2015]5号),葛洲坝集团水泥有限公司、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丹江口弘源碳化硅有限责任公司、湖北三峡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等建材企业有10个项目分获技术发明、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
【淘汰落后】根据湖北省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告,2014年度共淘汰葛洲坝集团水泥有限公司等9个企业水泥熟料生产能力301万吨;共淘汰沙洋宏伟玻璃有限公司平板玻璃生产能力85万重量箱。
【湖北名牌】根据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关于命名2014年度湖北名牌产品的公告》,湖北正茂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材节能(武汉)有限公司、湖北中南管道有限公司等36个建材企业产品荣获2014年度湖北名牌产品称号。
【建材劳模】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表彰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工人先锋号的决定》(总工发〔2014〕12号),十堰市虹桥建材市场搬运工甘龙宝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通山县大自然石业有限公司粘贴车间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根据《湖北省总工会关于表彰湖北五一劳动奖状、五一劳动奖章和湖北工人先锋号的决定》(鄂工发[2014]10号)湖北国创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荆门市越华石膏有限公司荣获湖北五一劳动奖状;湖北花林新型建材集团董事长闫友平、湖北三峡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车间主任熊军荣获湖北五一劳动奖章。
 
记 事
1月7日,湖北省建筑材料工业协会通过第二届会员大会正式更名为湖北省建筑材料联合会,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叶青当选联合会会长,葛洲坝集团水泥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成洲、武汉长利玻璃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易乔木等12名企业主要负责人当选为联合会副会长, 湖北省建材行业协会秘书处秘书长李燕萍当选为联合会秘书长。
2月25日,宜昌南玻光电玻璃有限公司200T/D光电玻璃生产线项目举行点火仪式。该公司主营业务为0.30到1.1毫米微电子用超薄电子玻璃基板、新型电子显示器件玻璃基板的研发、生产及销售。该项目投入正常生产运行后,将形成年产3.5万吨超薄光电玻璃的生产规模。
4月2日,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在武昌正式上线启动交易,成为继深圳、上海、北京、广东、天津之后,全国第六个启动碳排放权交易的试点省市。华新水泥在内的138家企业被首次纳入碳排放配额管理,成为首批交易主体,共涉及水泥、电力、钢铁、化工等12个行业。
4月4日,湖北国创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变更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对全资子公司增资并投资加拿大撒哈拉公司油气产能建设项目的公告”,拟使用变更后的募集资金9553.65 万元,增资收购加拿大撒哈拉公司的油气产能建设项目。这是湖北建材企业首次境外投资能源项目。
4月18日,《省人民政府关于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实施意见》(鄂政发[2014]20号)发布,文件附《湖北省水泥和平板玻璃行业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工作方案》,提出到2017年全省水泥产能控制在1.35亿吨以内;浮法玻璃产能控制在8500万重量箱以内。
5月28日,总投资2.2亿元的玄武岩纤维材料项目在襄阳市高新区开工建设。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科研团队研发、襄阳汇尔杰玻璃纤维有限责任公司为投资主体,年设计生产能力达4000吨,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玄武岩纤维生产基地。
6月28日,湖北省建材联合会和湖北省总工会经贸工会在武汉召开“2014年度 ‘钟厦杯’全省建材行业技术革新奖评审会”。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HXVRM-C型立式水泥磨”、宜昌新成石墨有限责任公司“高纯超薄导热导电石墨膜材的研发及产业化”、葛洲坝嘉鱼水泥有限公司“篦冷机一段篦床漏料的解决措施”、湖北飞龙摩擦密封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轻质矿物填充增强复合摩擦材料研究”等20个项目分获2014年度湖北省建材行业技术革新一、二、三等奖,湖北钟厦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获得2014年度湖北省建材行业技术革新活动促进奖,枣阳市摩擦材料协会与葛洲坝集团水泥有限公司工会获活动组织奖。
7月25日,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质量管理的通知》(鄂建办〔2014〕176号),要求在加强管桩生产质量、基础勘察、设计质量、施工监理、检测质量,并加强管桩质量监督管理的前提下,扩大管桩在高层建筑地基基础的应用范围。
8月22日,湖北三峡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第八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决议公告”,推选许锡忠为公司第八届董事会董事长,推选张金奎为公司第八届董事会副董事长兼总经理,任期三年(2014年5月12日至2017年5月12日)。
9月10日,湖北菲利华石英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挂牌交易。该公司以每股19.13元的发行价,公开发行1620万股,共募集资金总额30990.6万元。该公司是我国石英材料及石英纤维制造业领军型企业,是我国航空航天等国防军工领域唯一的石英纤维供应商。
9月10日,荆门市聚财石灰厂发生重大工伤事故。3名职工在整修石灰轮窑窑口时,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进入窑内施工,导致吸入一氧化碳中毒,造成两死一伤的重大事故。
9月13日,在习近平主席和塔吉克斯坦国拉赫蒙总统见证下,华新水泥总裁李叶青与塔吉克斯坦投资和国资委主任果吉利·果西木,分别代表华新水泥和塔吉克斯坦国政府正式签署投资协议,确定追加投资2.5亿美元,在塔吉克斯坦国再建两条水泥生产线项目。
    9月15日,由省建筑材料联合会、省经贸工会、省建筑防水协会共同主办的“湖北省‘永阳杯’防水行业防水工劳动技能大赛”在广水市开赛,中国防水协会副秘书长苏明、广水市副市长朱明武、省经贸工会处长王迅、省建筑材料联合会秘书长李燕萍到会致辞。大赛历时两天,湖北永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卓宝科技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分获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
9月19日,湖北省玻璃行业协会成立大会在武昌召开。武汉长利玻璃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易乔木当选会长,湖北三峡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金奎、荆州市亿钧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军等9名企业负责人任副会长,湖北省建材行业协会秘书处秘书长李燕萍任秘书长。
11月26日,葛洲坝集团水泥有限公司与湖北钟厦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合资组建葛洲坝钟祥水泥有限公司签约仪式在荆门举行,葛洲坝集团水泥有限公司以货币出资59817.9万元,持股51%;湖北钟厦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以非货币出资57472.1万元,持股49%。
12月3日,葛洲坝集团水泥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成洲、湖南石门特种水泥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合林代表双方签署了重组合作协议,双方将合资设立注册资本为2.38亿元的葛洲坝石门特种水泥有限公司,葛洲坝水泥以货币出资约1.31亿元,持股55%;湖南石门水泥以部分水泥相关资产作价出资1.07亿万元,持股45%。合资公司重组后,将形成年产150万吨(其中白水泥60万吨)、亚洲最大的特种水泥企业。
12月9日,湖北省墙体材料行业协会换届大会暨第三届第一次会员大会在武昌召开,中国中材武汉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姚元君当选会长,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姜洪义、武汉市春笋新型墙材有限公司总经理沈汉云等7人当选副会长,中国建材报湖北新闻发展中心主任阎友华当选秘书长。
12月14日,“2014年度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大会”在武汉召开。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会长徐永模作了题为《经济新常态,发展新思维》的主题报告,提出我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未来发展需要关注“3D打印”;超高性能纤维增强细集料混凝土;非金属纤维增强筋;高性能骨料与高性能轻质水泥基材料;低水化热高性能水泥等五大新技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有关领导、各省市混凝土与水泥制品重点企业、各省市行业协会代表共四百余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