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学生200块钱随叫随到怎么用,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app下载,4小时400元快餐电话联系方式,附近学生24小时服务内容

打造“如家”工地

日期:2016-09-06 14:50:00
浏览数:
——建筑行业首个《项目生活区物业化实施手册》诞生侧记
本网讯:中建三局成都公司《项目生活区物业化实施手册》近日正式实施,这是中建系统发布的首个项目生活区物业管理标准图册,在全国建筑行业也属首例。
明确目标,着力推进
2013年,中建三局发布《关于改善项目一线员工工作和生活条件》文件,进一步明确升级项目临建设施、推进后勤管理标准化等一系列人本举措。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意见,特别提出“要利用企业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建设农民工集体宿舍”,督促和指导建设施工企业改善农民工住宿条件。
为进一步规范后勤保障工作,中建三局成都公司成立了以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王江波为主任的《项目生活区物业化实施手册》编委会。历时两个半月时间,编委会在组织公司、二级单位及多个项目大量调研的基础上,经过多次讨论修订,最终率先发布《项目生活区物业化实施手册》(以下简称《手册》)。
《手册》采用直观的图片表现手法,内容鲜活易懂,其对项目管理人员及工友生活区布局,包括管理人员及工友生活区两个区域,共计14项子设施的标准化形象进行了规范性设计,其中管理人员生活区包括生活区大门、门卫室、职工宿舍、职工宿舍配套、职工食堂、生活区绿化、生活区功能配套及文化展示8项设施标准;工友生活区包括生活区大门、工友宿舍、功能配套、工友食堂、文化展示、相关设施设备6项设施标准。
汇聚力量,打造标准
作为在中建三局率先推行建筑工程生活区物业化管理的区域公司,成都公司早在2013年就对成都环球贸易广场项目尝试了物业化管理,并不断探索在行业内推行可复制的物业化管理模式,提倡像管理住宅小区一样管理工地生活区。在总结成都环球贸易广场项目物业管理经验的基础上,该公司通过系统总结和整理,形成了物业化管理过程中核心环节的标准化流程。
按照《手册》要求,在每个工程开工前,项目部都要进行周密详细的策划,以“策划先行、一次成优”为指导,制定详尽的管理人员及工友生活区临建配套设施。有了标准化的制度,更要有严格践行标准化的管理。成都环球贸易广场项目经理祝凌宇介绍说:“我们不仅引进了物业公司对项目后勤保障进行统筹把控,还特别成立了由项目领导班子组成的管理小组,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对项目后勤保障工作进行全方位的把控,建立可追溯性的后勤保障管理责任体系。”
通过规范和统筹,项目生活区实现了标准化建设、物业化管理、绿色理念贯彻、人性化服务的有机统一,得到工友们的点赞。
全面覆盖,提升品牌
目前,中建三局成都公司已在所有新开工项目全面推行物业化管理,管理人员及工友生活区按新标准搭建。公司在西南地区建筑工地首推箱式公寓房住宿,管理人员宿舍统一配备1.2米宽的单人床、电视、空调、书桌、衣柜、床上用品,盥洗室集洗浴、洗脸、卫生间功能于一体。项目合理规划农民工宿舍,夫妻房、家属食堂、晾衣棚、电瓶车充电站、24小时洗浴室、文娱活动室等各类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工友可随时拎包入住。同时,物业公司配备专业人员对保安、保洁、防火、防盗、住宿、治安、绿化、车辆、水电维修等工作进行常态化管理服务,使农民工拥有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来自重庆的钢筋工沈建成说:“在工地干了十多年,这是我第一次住在环境这么好的工地临建房,在这里吃得开心,住得舒心,还可以免费上夜校、免费用WIFI,学习娱乐活动丰富多彩。” 项目生活区实行严格的实名制管理,构建了一个既有家的温馨又有军营般纪律的新型生活区,实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相处。
在2300平方米、可供560人居住的中建三局成都绿地中心468项目生活区,中建三局成都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赵德福告诉记者:“实行全方位的‘物业化管理’后,增加了各类‘标配’设施,运营成本比以往有所增加。但是,用这笔‘看得见’的投入,我们得到了‘看不见’的回报。这笔钱花得值,不仅因为工程一直保持零伤亡,还因为工人生活环境好了,心情舒畅,活儿干得更加漂亮。”
据悉,未来中建三局将在全国各地建工地,因地制宜推广生活区物业管理模式,更好地关爱员工和农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