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1865年法国园艺师约瑟夫•莫尼埃用网状铁丝与混凝土结合制作水泥花坛起,水泥混凝土就与装饰结下了不解之缘!
后人回忆起往事,突然发现:钢筋或其它纤维与水泥混合而成的混凝土的发明者不只是著名的建筑师或卓越的力学专家,同时也是一位整天摆弄花草的法国园艺家约瑟夫·莫尼埃。
长久以来,水泥混凝土作为工程材料被广泛用于建造道路、桥梁、各类建筑、水利工程等。设计者与建造者在考虑工程功能要求的同时,从审美的基点出发,兼顾景观、环境、文化等要素,在造型、色彩、肌理等方面对建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建树了混凝土在装饰功能上的更多成就。
回眸近年来巨大恢宏的混凝土工程建设项目,哪一个不显示出设计者神来之笔的灵异与智慧?哪一个没有展现建造者鬼斧神工的才气与匠心?

杭州湾跨海大桥
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 混凝土用量245万立方米。当初设计时除考虑自然条件外,还将"长桥卧波"的美学理念和保证行车安全的曲线形设计结合一处,达到了较高的景观价值。

三峡大坝
三峡大坝如一块天降巨石,拦江一截。实现了伟人当年:“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诗情意境,这就是混凝土筑就成现实画卷!

“宝贵石艺”施工的首都机场T3航站楼的雕塑《紫薇辰恒》
自人类历史以来,在建筑装饰上,人们喜爱天然石材。无节制的开采,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影响人们的现实生活。于是,人造装饰材料被设计者和建造者认同并给予重视,特别是装饰混凝土材料在满足装饰功能的能力上已经超出了天然材料。
这是我的朋友—北京的张宝贵,利用废旧物品,按设计师的要求,在首都机场用和易性、流变性良好的纤维增强混凝土完成的一个装饰工程。该“紫薇辰恒”,一丝不苟,完全按设计师“尺寸”、“肌理”、“形状”的要求完成。

如今,装饰混凝土的原材料大量选用天然石料开采中的尾矿、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使其变废为宝,化害为利,这才是真正符合永续发展的基本伦理。

近年来,中国越来越多的设计师,用跨界思维来理解和重塑混凝土。不少创意机构,设计制作的混凝土灯具作品亮相。2015年北京国际设计周,不少作品表达了设计师对混凝土更多的认同、青睐,展现了混凝土与家居生活对接的创意与实践。

2015年10月,在北京玛雅岛酒店举行的“2015北京国际装饰混凝土技术与应用大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相聚一起,分享混凝土在当今社会发展的新成果,大家认识到装饰混凝土领域有一个不可不知的创意产品空间,一个充满市场潜力的拓展领域。

装饰混凝土技术与应用的企业与设计大师们正在共同携手,借中国发展的大好时机,开创装饰混凝土行业发展的新纪元。
湖北省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李艾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