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农民工大军人数已超过2.5亿,是一支被当政者所忽略、人们所不了解的城市发展的主力。
华尔街日报报道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经济学教授孟昕对中国农民工劳动力的详尽调查。
城市缺乏农民工吗?2004年以来,中国城市缺乏农民工的报道一直不绝于耳。经济学家也认为,中国已经没有剩余的农村廉价劳动力。但孟昕调查数据发现,2010年只有约25%的农村户口劳动力到城市打工,而且他们在城市居留的时间也相对比较短,约为七至九年。
农民工的工资状况:2009年农民工平均工资只有城市户口工人的45%。过去五年中,农民工的工资出现了大幅增长。2008至2012年期间,工薪阶层每年的月工资和小时工资增幅分别为12%和14%。2010至2011年期间,实际小时工资增幅甚至更高达23%。到2012年,工资不再大幅度增长。2011至2012年期间,实际小时工资增幅只有3.7%。如果不包括那些具有更多经验和更高技能水平的工人,其他人的工资在2012年只增长了1.7%,远低于2011年的23%。
农民工潮正从沿海向内地转移:近年来,经济发达的城市一直在谈论提升当地经济在产业链上位置的重要性,试图缩小当地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规模?;蛐?,这些城市的地方政府决定不直接出面挑选哪些产业可以继续留在当地,转而以最低工资标准为政策手段,推动低工资、低附加值产业离开当地。经济状况良好时,政府干预可能有效。当经济状况不好时,市场起主导作用,地方政府认真执行劳动法的可能性会降低。
消除歧视,农民工留城的时间会延长:孟昕指出:农民工在享受城市的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方面存在制度性限制。当农民工想要结婚生子时,当他们失业、生病时,或者当他们需要照顾上学的孩子或父母时,他们除了返回家乡别无选择。
调查报告肯定了农民工在城市的情况正逐渐好转。数据指出:拥有失业保险的农民工比例从2008年的11%增加到2012年的21%。拥有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工伤险的农民工比例分别从2008年的13%、18%和17%增加到2012年的27%、31%和23%。
假设农民工享受城镇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的限制被废除,同时假设农民工在城市逗留的时间因此增加一倍,任何所能想象的劳动力短缺现象都会消失。
湖北建材官方网站www.teniang.cn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