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建设投入约8亿元,使用寿命却不到10年近日,沈阳绿岛体育中心被爆破拆除。据沈阳媒体报道,这座曾经是亚洲最大的室内足球场被拆除的原因是使用率不高。沈阳各大媒体几乎都报道了绿岛体育中心被拆除的消息,遗憾和惋惜的语气见诸报道中,如“百余位老球迷苦守在现场近5个小时,就是为了送别绿岛体育中心最后一程”。
这条新闻引起了舆论广泛议论。虽然新闻是放在报纸体育新闻版上的,但实质上远远不是一条“体育新闻”,而是一条“时政新闻”。
舆论近些年十分关注中国建筑寿命短的问题。如《中国日报》曾报道过的: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在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表示,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建筑业每年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钢材,而建筑只能持续25年至30年。现在,政府号召房地产开发企业提高建筑质量,将目前30年的建筑平均寿命延长至100年。
虽然有些建筑的短命是因为“豆腐渣”的质量关系所致,但仍有大量的被拆建筑与质量无关,而仅仅与落后的规划水平和没人追究的决策错误有关。
表:几座并不是质量问题被整体爆破的建筑
整体爆破建筑
|
|
爆破时间
|
寿命
|
青岛大酒店
|
青岛市著名地标建筑
|
2006年10月
|
20年
|
浙江大学湖滨校区3号楼
|
西湖边的最高楼
|
2007年1月
|
13年
|
南昌五湖大酒店
|
南昌著名地标建筑
|
2010年2月
|
13年
|
海南???ldquo;千年塔”
|
|
2010年3月
|
10年
|
北京凯莱大酒店
|
建国门黄金地段建筑
(一年多前,该酒店还投资了上千万元进行重新装饰和布置)
|
2010年7月
|
20年
|
据说青岛大酒店坚固得像碉堡一样,质量过硬的建筑,也不能避免被拆的命运。人们不禁要问:立项建设这些建筑的人是谁?批准拆除这些建筑的又是谁?一边轰轰烈烈地建,一边轰轰烈烈地拆。国家的巨大财富便在这些轰轰烈烈中消耗掉了。又有谁为这些天文数字一样的损失承担责任?
湖北建材官方网站通信员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