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学生200块钱随叫随到怎么用,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app下载,4小时400元快餐电话联系方式,附近学生24小时服务内容

2011年湖北建材年鉴

日期:2012-03-13 21:03:13
浏览数:
【概况】截止2011年底,湖北省规模以上建材企业1090家,从业人员16.12万人。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511.75亿元,同比增长62.79%(以下皆为同比增长),经济规模居全国同行业第10位,其中12月产值172.58亿元,创月产历史最高记录;非金属矿制品工业增加值474.11亿元,增长31.7%;销售产值1464.72亿元,增长56.33%,高于全国同行业平均增长率21.2个百分点。
全省预分解窑水泥熟料生产线60条,年熟料生产能力6000万吨;全年水泥总产量9343万吨,增长10.3%,居全国第8位。全省浮法玻璃生产线11条,年浮法玻璃生产能力5510万重量箱;全年平板玻璃总产量6825万重量箱,增长46.9%,居全国第5位。陶瓷砖产量3.14亿平方米,增长81.46%,居全国第7位;卫生陶瓷产量1396万件,增长40.52%,居全国第4位;石膏板产量1.32亿平方米,增长74.9%,居全国第6位;水泥排水管产量2692千米,增长47.3%,居全国第4位;水泥混凝土桩产量1359万米,增长26.4%,居全国第8位;花岗石板材产量751万平方米,增长69.8%,居全国第7位;大理石板材产量445万平方米,增长71.4%,居全国第6位(2011年湖北省建筑用石加工规模以上企业98家,工业总产值89.25亿元;但大理石和花岗石板材总产量仅统计了23家,据此推算,实际总产量应超过2000万平方米)。
【经济运行特点】
1、增长速度加快。2011年,湖北省固定资产投资12932亿元,增长28.7%;新开工项目21242个,增长26.1%,对建材工业发展产生较大拉动作用,成为近3年来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全省建材工业总产值增长率超过2010年20.94个百分点;超过2009年24.49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增长率超过2010年17.85个百分点;超过2009年22.32个百分点。同时,湖北建材工业增长速度分别超过全省工业和全国建材工业平均水平。
2011年湖北省建材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率对比图
 
2、主要建材产品产量创新高。水泥总产量达到9343万吨,比上年净增360万吨;月产量波动较小,基本稳定在850万吨左右,除1-2月份外,4月产量773万吨,全年最低;12月产量972万吨,全年最高。水泥熟料产量5724万吨,其中预分解窑熟料产量5152万吨,占水泥熟料总产量的90.01%,超过全国平均水平3.71个百分点。按照水泥熟料与水泥产量比例推算,全年由省外输入湖北的水泥熟料约1000万吨左右,进一步抑制了湖北水泥熟料产能发挥。
 
  平板玻璃总产量6825万重量箱,比上年净增2628万重量箱;随着平板玻璃行业效益下滑,月产量呈冲高回落态势,除1-2月外,6月产量826万重量箱,创历史最高记录;12月产量482万重量箱,为全年最低。其中浮法玻璃产量4985万重量箱,占平板玻璃总产量的73.0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93个百分点。
 
建筑陶瓷总产量3.14亿平方米,增长81.46%,比上年净增1.39亿平方米;月产量随市场变化呈震荡走势,1月产量1530万平方米,全年最低;11月产量4710万平方米,全年最高,并标志着湖北建筑陶瓷年产能突破5亿平方米大关。
3、经济效益大幅攀升。湖北省建材工业全年共实现利润110.06亿元,增长104.96%;实现利税164.96亿元,增长83.76%。
湖北建材工业经济效益大幅增长主要有两方面因素:
一是水泥工业经济效益增势强劲。湖北水泥工业全年共实现利润49.67亿元,增长154.67%,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87.6个百分点,占全省建材工业利润总额的45.13%;实现利税70.31亿元,增长112.87%,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54.94个百分点,占全省建材工业利税总额的42.62%。
二是经济规模的扩大带动利润总额的提高。2011年,湖北建材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增长,均超过全省工业、全国建材行业平均增长水平。其中建筑砌块工业总产值173.88亿元,增长98.01%;实现利润10.72亿元,增长133.93%。建筑陶瓷工业总产值89.67亿元,增长118.63%;实现利润3.72亿元,增长158.66%。石材工业总产值116.6亿元,增长71.32%;实现利润6.71亿元,增长78.46%。在建材工业26个子行业中,利润增长的有23个子行业,利润增长率超过50%的有19个子行业。
【行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1、平板玻璃行业经济效益下滑局面没有根本改观。湖北省平板玻璃工业全年利润增长率为-68.1%,其中亏损企业亏损额达到5760万元,是建材工业中亏损最多的子行业,亏损额占全省建材工业亏损企业亏损总额的28.1%。
2、水泥工业经济效益有下行趋势。主要表现为水泥价格逐步回落,通用水泥平均出厂价由6月341元∕吨下降到12月328元∕吨;规模以上水泥企业利润由9月全年最高7.1亿元,下降到12月2.2亿元,接近全年最低盈利水平。
 
3、主要建材产品附加值较低。湖北省建筑陶瓷每平方米平均利润约1.2元;花岗石板材每平方米平均利润不超过10元;卫生陶瓷单件产品平均利润仅0.10元,已处于亏损边缘。主要建材产品出厂价远低于广东、福建、江浙等沿海省份水平。
4、产业集中度偏低。2011年工业统计范围由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提高到2000万元及上,使湖北建材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数大幅减少,由2010年的2093家下降到1090家,减少了47.92%;其中减少最多的是建筑砌块企业,规模以上企业数由497家减少到208家;水泥制品规模以上企业数由205家减少到122家;石材加工规模以上企业数由202家减少到98家。湖北防水材料行业不仅表现为规模以上企业数的减少,更直接反映出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的下降,与2010年相比,规模以上企业由28家减少到11家,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由17.18亿元下降到15.27亿元。
建材产品出口】2011年,湖北省建材工业完成出口额1.52亿美元,增长31.39%。 出口额较大的产品主要有陶瓷砖2645万美元,增长14.45%;花岗石制品2580万美元,增长49.33%;石英玻璃1442万美元,增长24.39%;卫生陶瓷1367万美元,增长50.9%;大理石制品934万美元,增长率为-19.09%。
建材工业投资】2011年,湖北省建材工业投资已改变水泥工业“一业独大”局面,以石材加工为代表的低碳产业和以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为代表的无机非金属新材料投资力度加大。全省建材工业完成投资总额559亿元,增长59.86%;超过全国建材工业平均增长率28个百分点,显示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对湖北建材工业投资的促进作用。其中水泥工业完成投资52亿元,增长率6.33%;占全省建材工业投资总额的9.3%,比上年下降4.31个百分点。投资绝对额超过水泥工业的有:建筑砌块完成投资76亿元;石材开采与石材加工完成投资75亿元;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完成投资68亿元;建筑陶瓷和卫生陶瓷完成投资66亿元;水泥制品与砼结构构件完成投资52亿元。
 
  【湖北建材名牌】11月14日,湖北省实施质量兴省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湖北省质量协会 发布公告,武汉华丽环??萍加邢薰旧腜SM生物材料及制品、联塑科技发展(武汉)有限公司生产的塑料管材管件、湖北中南管道有限公司生产的钢筋混凝土电杆、武汉双强管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钢筋混凝土管、武汉格瑞林建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武汉晶毅玻璃有限公司生产的建筑装饰玻璃、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保垒牌水泥、中科恒达石墨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柔性石墨卷材(板)等21家建材企业产品被评为2011年度湖北名牌产品。
淘汰落后产能】11月21日,省经信委、省发改委、省物价局、华中电监局组织专家对“湖北省第二批执行差别电价企业名单”进行复审,武汉市黄陂区木兰水泥粉磨制造有限公司、黄石市秀嘉水泥有限公司等20家水泥企业被列入限制类名单。12月29日,湖北省淘汰落后产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湖北省2011年度淘汰落后产能验收情况公告》,全省共淘汰落后水泥产能299.8万吨,共涉及丹江口市湖北乐门水泥有限公司、竹山县康华建材有限公司等16家企业,共关闭和拆除机立窑19座,旋窑4座,磨机20台。
科技创新】6月14日,湖北省科技创新奖励大会在洪山宾馆隆重召开,省政府表彰2010年度为全省科技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单位。共有7个建材及无机非金属项目获奖,湖北菲利华石英玻璃股份有限公司获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奖。11月15日,2011年度“华新杯”全国建材行业技术革新奖评审会评审结果公布,湖北国创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的4个项目获奖。
 
2010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项目录(建材及无机非金属材料)
 
奖种及等级
 
获奖项目
获奖人
获奖单位
科技发明
一等奖
钛酸钡基半导体纳米
材料及其多层片式陶
瓷热敏元件制备技术
周东祥、傅邱云、胡云香、
龚树萍、刘欢、郑志平
华中科技大学
科技进步
一等奖
超纯净钢中间包冶金
耐火材料关键技术
顾华志、汪厚植、邹继新
张美杰、薛正良、李具中、
赵继增、蒋国璋、贺中央、
王兴东、吴峰、黄奥、
陶晓林、王玺堂、严培忠
武汉科技大学、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钢总厂、武汉瑞升特种耐火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利尔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濮阳濮耐高温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科技进步
一等奖
建筑装饰微晶玻璃成
套生产技术及产业化
程金树、何峰、汤李缨、
全健、谢俊、李宏、
邹慧宁、陆平、郑伟宏、
刘凤娟、楼贤春、裴新美
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师范学院
科技进步
二等奖
水电工程骨料生产新
型工艺研究与应用
周厚贵、付俊雄、朱显山、
吕芝林、田斌、王章忠、
郭光文、覃尚贵、燕乔、
杨军
葛洲坝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三峡大学、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
科技进步
二等奖
 
 
大尺寸光纤预制棒制
备技术和产业化创新
工程
徐锡洲、张穆、李龙勤、
罗杰、蒋小强、罗中平、
韩庆荣、张树强、熊壮、
李震宇
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
科技进步
三等奖
外墙外保温专用耐碱
玻璃纤维网格布
杨兴明、郭清、张先玲、
潘建军、吴敏勇、杨群
襄樊汇尔杰玻璃纤维有限责任公司
科技进步
三等奖
 
 
 
稀土改性沥青路面低
温冷补材料研究
鲁永发、范建海、章征春、
丁庆荣、鲍玉洪、王英、
胡兆德
当阳市公路管理段、湖北省交通战备办公室、湖北省公路管理局、宜昌市交通战备办公室、宜昌市公路管理局
科技型中小
企业创新奖
 
 
湖北菲利华石英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2011年度“华新杯”全国建材行业技术革新奖(湖北省获奖项目)
 
奖种及等级
 
 
项目名称
 
主要完成单位
 
主要完成人
 
 
技术改造类三等奖
 
 
半移动乳化沥青加工设备
 
 
湖北国创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周永恒、黄金花、
皮四明
 
 
技术开发类一等奖
 
 
水泥窑协同处置三峡漂浮物
 
 
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李叶青、王焕忠、
胡贞武、王加军、
张 江、周致远
 
 
技术开发类三等奖
 
 
CA砂浆材料应用研究
 
 
湖北国创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吉永海、邹进忠、陈 亮
 
 
技术开发类三等奖
 
 
新型膨润土猫砂生产工艺
 
 
湖北中非膨润土有限公司
 
谢爱虎、王 鸽、郭海盈
 
 
记事
3月10日,湖北省墙体材料工业协会以《关于开展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函》(鄂墙协函〔2011〕1号)向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建言,建议武汉市采取集约化经营方式,实现无害化及综合利用建筑垃圾。5月19日,武汉市政府颁布《武汉市建筑垃圾管理暂行办法》(武汉市人民政府令第219号),明确提出要制定鼓励、扶持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扶持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科学研究、产业发展。
3月16日,湖北三峡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投资3.5亿元兴建的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1100T/D浮法玻璃生产线投入生产。
3月18日,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与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在武汉签订了“配送合作”等四项战略合作协议。
3月29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湖北省首席技师名单的通知》(鄂政办发〔2011〕30号),湖北三峡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职工蔡学松荣获“湖北省首席技师”称号。
4月3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扶持全省水泥行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鄂政办发〔2011〕32号),明确提出要扶持华新水泥、葛洲坝水泥等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促进全省水泥行业又好又快发展。
5月28日,湖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国生在荆门市委,市政府领导陪同下到京山潭龙石材有限公司调研。
5月31日,《湖北省志·工业·建材工业(1979-2003)》(送审稿)通过评审,参加评审会议的有省地方志办公室、省经信委、省发改委的领导;有关专家学者;原省建材工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老领导和省内大型建材企业负责人。
6月8日,湖北省陶瓷工业协会在武昌成立,当阳鑫来利陶瓷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全发当选为会长,湖北中瓷万达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志坚等9名企业领导当选为副会长。
9月15日,华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华新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南京戈德水泥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与塔吉克斯坦亚湾水泥厂共同投资的年产1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开工奠基。中方合资公司占比75%,亚湾水泥厂占比25%。华新水泥在亚湾水泥项目公司最终的股权占比为38.25%。该项目是塔吉克斯坦第一个新型干法水泥项目。
10月26日,武汉市科技局组织有关专家对武汉长利玻璃(汉南)有限公司完成的“超厚超宽浮法玻璃生产技术的研究开发”项目进行了技术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采用拉边机法实现了大吨位(900T/D)超厚(15mm)超宽(5200mm)浮法玻璃生产,属国内首创,其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1月12日,武汉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承建的越南协富股份公司(Hiep  Phu  Corporation)年产800万平方米无石棉纤维水泥板生产线投产仪式在紧邻越南胡志明市的龙安省龙厚工业园隆重举行。
11月22日,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中国能建集团新任监事会主席武保忠一行,赴葛洲坝集团当阳水泥公司和荆门水泥公司实地考察葛洲坝水泥板块。葛洲坝集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任生春、葛洲坝集团水泥分公司总经理潘德富陪同。
12月22日,湖北省长王国生在武昌会见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斯米克集团总裁李慈雄一行。李慈雄表示将追加在鄂投资,拟在武汉兴建集建材家居行业展销、设计、物流、经营、办公为一体的区域总部和台商高新企业总部基地。
湖北省建材工业协会秘书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