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学生200块钱随叫随到怎么用,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app下载,4小时400元快餐电话联系方式,附近学生24小时服务内容

湖北省陶瓷产业发展现状

日期:2011-09-12 20:24:20
浏览数:
近年来,随着当阳、宜都、蕲春、黄梅等地陶瓷产业的发展,尤其是被誉为“建陶航母”的广东新中源集团投资当阳,引起了聚集效应,四川、福建、山东等地的陶瓷企业陆续投资湖北,使湖北陶瓷产业的规模在不断发展壮大。湖北省瓷砖已建成75条生产线(规划内建117条)。目前湖北省瓷日产量为90万平方米,西瓦日产量为100万片。
 
附表:湖北省陶瓷生产线及日产量
 产品分类
生产线数目(条)
日产量(万平方米)
亚光砖
1
1.8
抛光砖
18
21.98
瓷片
21
35
仿古砖
7
10.5
地脚线
2
3.3
地砖
6
6.2
外墙砖
8
11.1
 
 
合计:90(万平方米)
西瓦
11
100(万片)
 
 
一, 当阳陶瓷工业园的兴起带动湖北陶瓷行业崛起
2007年10月,帝豪陶瓷与当阳市政府签订协议,投资3.3亿元,拟建设7条中高档陶瓷生产线。同年11月,新中源集团决定在当阳市建设生产基地,组建宝加利陶瓷有限公司,投资近10亿元,兴建12条中高档生产线。
几年内,当阳市实现了现代化陶瓷工业从无到有、到产业集群效应凸显的蜕变。目前,当阳市建筑卫生陶瓷产业集群内企业(含在建)达42家,主要产品有抛光砖、仿古砖、釉面地板砖、内墙砖、外墙砖、高档花片砖、腰线砖等。采矿、陶瓷原料加工、陶瓷产品二次加工、机械模具、物流运输、印刷包装等配套企业达27家。2010年园区建筑陶瓷产业实现产值50亿元,为当阳市提供了近1.5亿元的税收,完成了23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当阳市成为陶瓷产业版图上一颗崛起的“新星”。
2009年6月,湖北省发改委正式批准设立“湖北当阳建筑陶瓷工业园”。当阳市加大园区建设力度,构筑产业载体,提升产业集约化水平。截至目前,园区基础设施投入及企业固定资产投入达50多亿元。园区内110千伏输变电站项目已建成并投入运营,年内开始建设220千伏变电站,园区道路、供水、排水、通信等基础设施正逐步完善。当阳建筑陶瓷产业集群连续三年被认定为“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目前园区企业拥有驰名商标8件,中国名牌9个,著名商标10件,省级品牌6个。
当阳资源储备丰富 能源供应充足
今年5月份,全国大部分陶瓷产区因缺水、限电而被迫停线、停产的之时,当阳市陶瓷生产并未出现任何生产异常,经受住了最严格的风险考验。事实证明,当阳市工业生产拥有充足的水源供应与电力支持。
据了解,当阳市现有水库126座,其中,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6座,小型水库119座,堰塘23539口,蓄水能力达3.85亿立方米。
此外,据探明,当阳高岭土资源丰富,已探明的储量3500万吨,其中高品位陶瓷土储量500万吨。按一条生产线年产量250万平方米陶瓷计算,资源储量至少能满足100条生产线生产七八十年。
“十二五”时期,当阳市将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扩大集群,并加强产品检测检验中心、研究与开发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高集群紧密度。力争到“十二五”期末,建成陶瓷生产线150条,年生产陶瓷6亿平方米以上,年实现产值200亿元以上,成为湖北省最大的建筑陶瓷产业基地。
 
二,宜都市:湖北卫浴之都
宜都市是湖北省最大的陶瓷产品生产基地。马来西亚中甫公司、唐山惠达等国内外知名陶瓷企业先后落户宜都,为宜都的陶瓷工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目前,规划占地1000亩的宜都市陶瓷工业园已有惠宜、长江、鑫圣、欧亚、首佳等多家陶瓷企业,年生产各类高、中、低档卫生洁具500万件,占湖北省卫生洁具总产量7成以上,产品畅销国内,并出口到法国、意大利、美国、南非、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三,远安县:依托当阳,振兴陶业
远安县距当阳市30公里,远安立足本县陶瓷原料资源,依托当阳市完善的陶瓷配套服务;日用、建筑陶瓷产业正在兴起。
    远安县发展陶瓷产业的优势:一是矿产资源优势,远安县目前已勘测到的矿产达5亿吨,储量大、品质高,适合做中档陶瓷砖;二是土地优势,远安县过去是军事企业基地,2000年企业外迁后留下了1500亩土地;三是能源优势,远安县是三峡工程所在地,水电设备完善,水电价格低,工业用水用电量不受限制;四是劳动力成本优势,远安县有富余劳动力6万人左右,民风朴实。
  
四,南漳县:已经拉开建陶产业发展序幕
2009年11月,总投资4亿元的襄阳市陶盛陶瓷有限公司,在南漳县涌泉工业园正式动工建设,拉开了南漳县发展现代化陶瓷产业的序幕。据了解,襄阳市陶盛陶瓷有限公司是由广东省佛山市唐颂陶瓷有限公司在南漳注册成立的大型现代化建筑陶瓷生产企业,占地300亩,兴建4条建筑陶瓷生产线,年产地板砖2000万平方米。
南漳瓷土属硬质原生高岭土类,矿体浅藏或裸露于地表,储量大,质量品位好,纯度高,易风化、破碎,全县远景储量可观。从原料的加工、成型、烧成等过程的工艺性能和所生产的产品性能方面评价,符合生产釉面砖、仿古砖、釉饰瓷质砖、耐磨玻化砖的要求。
   
五,通城县:拟打造华中“小瓷都”
80年代,通城陶瓷业发展迅速,仅国有瓷厂就有8家之多,大小陶瓷厂近百家,生活、建筑、工艺用瓷等声名远播, “通城造”陶瓷产品在市场上热销。由于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人才缺乏,通城陶瓷业逐渐衰落。
近年来,随着通城工业经济的发展,陶瓷业的复兴被作为振兴通城经济的主导产业提上议程。
    通城县陶瓷产业园位于离县城西部8公里的大坪乡沙口村,总规划面积为8平方公里,分两期建设。第一期规划面积为5000亩,设计为40条生产线。目前已完成了园区项目规划,论证,土地征用,申报,附着物补偿,已启动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肪潮;ど枋┤涨魍晟?,陶瓷工业二次利用配套产业已初具规模,废水处理设施正在建设之中,环境承受能力可容纳100条生产线的正常生产需要。
    该县规划,到2015年,把陶瓷业建设成为全县又一支柱产业和工业系统的主导产业,将通城打造成华中地区集陶瓷原料加工基地、陶瓷产品生产及出口基地于一体的“小瓷都”。
    
六,黄冈市:陶瓷产业蓬勃发展
黄冈市的辖区县(市)境内蕴藏着丰富的陶瓷资源,蕲春县的石英砂、浠水县的钾钠长石、罗田的瓷土以及长石、英山县的高岭土等资源在陶瓷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黄冈市的陶瓷产业的规模不断壮大,产品结构不断丰富,陶瓷产品质量得到市场认可,整个陶瓷产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黄冈市的陶瓷企业主要集中在蕲春县、黄梅县和浠水县:
蕲春:蕲春县的陶瓷企业全部集中在赤东镇陶瓷工业园内。目前,赤东陶瓷工业园已引进中瓷万达、新万兴、中陶、恒新、新天地、奥龙、华顺等7家陶瓷企业和相关的配套企业。
黄梅 :黄梅县的陶瓷企业主要集中在杉木乡工业园内。 园区规划面积2600亩,重点发展陶瓷产业及其附属产业。  黄梅的陶瓷企业产品90%是西瓦, 随着新农村的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的持续发展,对西瓦产品的需求在不断扩大,西瓦生产企业都取得了不错的发展业绩。截至今年7月底,黄梅陶瓷工业园已有兴荣陶瓷、朋磊陶瓷、天成陶瓷等3家企业入园落户,日产陶瓷瓦40万片。
浠水:浠水县打造高品质陶瓷产业园区。2010年7月28日,浠水县在佛山召开了陶瓷产业园推介会,佛山新中陶等一批企业签约投资意向合作,拉开了浠水陶瓷产业发展的序幕。 2010年8月30日,总投资60亿元的浠水陶瓷产业园在该县兰溪工业集中区奠基。该项目计划用6年时间建成占地6000亩、拥有60条现代化生产线的中部地区最大陶瓷生产基地和国内首家花园式陶瓷产业园。
浠水县陶瓷产业园着眼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将产品定位在中高端市场,以中档建筑陶瓷为主,以高低端建筑陶瓷为辅,注重建筑材料及建筑陶瓷产业链的综合发展,利用浠水窑炉业的优势,形成建筑陶瓷、窑炉、制釉、色料、添加剂、包装等系列陶瓷产业群。
 
湖北建材官方网站编辑部: www.tenia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