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回升得益于兼并重组
据国家发改委7月20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5月水泥行业利润352.6亿元,同比增长1.7倍,增幅提高141个百分点。
“二季度水泥产业产量、销售收入、税金、利润、价格等都在上升,各项指标相比一季度明显好转。”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雷前治说,今年水泥需求依然会高速增长,在此推动下预计全年水泥产量将突破20亿吨。
同时,“去年东部地区的限电改善了市场供需关系,使水泥价格回升较快。而今年价值回升观念得到了水泥行业企业的共识,因此今年水泥价格不会出现大起大落。”雷前治说。
之所以今年上半年水泥会有超预期表现,企业兼并重组功不可没。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在近日的南方水泥上半年工作会上直言,“事实证明,只有有规模的企业,掌握一定话语权的企业才有影响力,南方水泥的实力形成了协同的基础。没有南方水泥,这三年很难有华东甚至全国目前的水泥价格回升。”
“十二五”期间水泥业将由大变强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近日表示,将继续支持龙头企业带头兼并重组,并建议进一步细化兼并重组有关政策和配套措施,包括进一步简化、明确流程,减少兼并重组审批程序;减免或降低相关税费;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企业联合重组及被重组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等。
“‘十二五’期间,随着并购方案的明确和政策的推动,大企业集团的兼并工作会逐步推进。”孔祥忠说。他分析指出,“十二五”期间的水泥业兼并重组有一个新的特点,即“不再像‘十一五’期间只有2—3家企业进行兼并重组,且以央企为主,而是除了中国建材、中国中材两家央企之外,还会加入一些省级国企和大型民企,比如华新、冀东、山水、天瑞、红狮等大型企业。”据预计,在“十二五”末期,随着并购重组的逐渐完成,行业集中度也会有一个大的提高,估计行业前十家企业的产能总和将占到50%。
“目前的兼并重组多是大企业针对小企业的兼并重组,大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还没完全展开,不利于产能的集中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都会产生影响。”中建联一份报告也如是说。中建联指出,今后水泥行业兼并重组的方向之一,便是推动优势企业实施强强联合,以及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形成以大企业集团为主导、中型企业集团为辅的市场格局,提高水泥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另外,鼓励、支持纵向并购,即支持水泥企业沿产业链发展方向的并购及拓展新材料、新领域方向的并购。“这既有助于提升产业的整体水平,延伸产业链,又有助于加快新兴产业和新产品的发展,提高企业的市场控制力和经济效益。”中建联相关负责人说。
西南或再成兼并重组主战场
张人为曾表示,中西部地区是水泥工业“十二五”发展重点。对此,雷前治近日也特别指出,西南地区在汶川地震后,其水泥产能扩张速度非???,很快就出现了区域性过剩,也成为目前全国最困难的地区。
“按以往经验看,产能过剩区域恰恰是水泥行业兼并重组的主战场,西南区域水泥产能如果仍是恶性膨胀,就很可能成为近期兼并重组的热点区域。”一位业内人士说。
而此前,曹江林表示,南方水泥在3年实现超过1亿吨的产能后,还将继续扩大重组范围,正在向广西等西南区域延伸。他表示,“十二五”时期是建材行业结构调整的重大机遇期,中国建材的目标是水泥产能突破3亿吨。而目前公司水泥产能约2亿吨。中国建材未来将在西南地区复制“浙江经验”,展开又一场大规模的联合重组。
雷前治说:“路线或许一样,但是步伐将更快一些,具体措施也会有所不同。比如,以往在浙江开始整合时,好的、坏的企业一并收入,但是在西南地区将会有所选择。”
湖北建材:www.tenia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