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78个县市,建材检测范围扩大到1/3;在全国玻璃行业大名鼎鼎的三峡新材、长利玻璃11生产条线一次性通过节能环评;今年上半年完成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21%;……。这一排一排数字,都凝聚着湖北省建筑材料节能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全体员工的汗水”。总经理贾刚8月1日告诉记者。
该公司成立4年来,承担着湖北省建筑材料及建筑工程节能检测、建筑能效测评、节能评估、建材工业企业节能监测、能源审计、节能技术咨询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经通过湖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认可委员会认可的检测能力范围有10多类产品项目、67个检测领域、900多个检测项目等。
贾刚说,中心形成以材料检测为主、建筑能效测评、能源评价、评估、监测等协调发展的一个综合体系。并按照国内一流的目标,体现出新能源和节能建材检测专业性、权威性,为湖北建材和建材相关企业提供了检测检验、产品研发以及技术标准等全方位配套服务。
据企业评价,该公司服务项目中最拿手的要属,墙体及屋面材料(玻璃纤维增强水泥轻质多孔隔墙条板GB/T19631-2005等17项);外墙外保温系统(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JGJ 51-2002 等8项);建筑节能工程(红外热像法检测建筑外墙饰面层沾结缺陷技术规程CECS 204:206等2项);建筑外门与外窗、玻璃和幕墙等7大项,100多个品种。
据企业评价,该公司服务项目中最拿手的要属,墙体及屋面材料(玻璃纤维增强水泥轻质多孔隔墙条板GB/T19631-2005等17项);外墙外保温系统(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JGJ 51-2002 等8项);建筑节能工程(红外热像法检测建筑外墙饰面层沾结缺陷技术规程CECS 204:206等2项);建筑外门与外窗、玻璃和幕墙等7大项,100多个品种。
贾刚介绍说,如果没有中技国际工程公司领导的坚强后盾;如果没有湖北省质监局的大力支持;如果没有全体员工的克难攻坚;如果没有像湖北天泉、武汉三木等众多企业的信任;如果……。就不可能在全省县市级建材企业迅速扩大到1/3;就不可能将三峡新材、长利玻璃11生产条线一次性通过节能环评;就不可能今年上半年产值同比增长121%。

图为工程技术人员在检测中控玻璃门窗的情景
中国建材报驻湖北记者李文聪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