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8日,冀东水泥披露,公司与唐山冀东水泥混凝土投资公司签订了《股权转让框架协议》,冀东水泥公司拟将持有的唐山盾石混凝土有限公司100%股权、湖南盾石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95%股权、吉林市冀东水泥城建混凝土有限公司51.02%股权及陕西冀东水泥混凝土有限公司95%股权转让给混凝土投资公司进行管理。
分析人士表示,冀东水泥转让混凝土公司股权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业务“进入门槛太低”,竞争太激烈,而公司对混凝土业务经营不善。
作为区域甚至国内水泥的龙头企业,冀东水泥也曾布局下游产业,旗下有不少的混凝土公司,但是其将混凝土公司进行股权转让的事宜让业内瞠目结舌。从而提醒众水泥企业需要更加警惕向下游拓展时遭遇的资金、跨行整合的困难。
在向混凝土产业拓展的途中遭遇瓶颈而进行转让的企业并不止冀东水泥一家。新疆天山股份曾出售天山筑友混凝土有限责任公司51%股权;拉法基曾向金隅水泥出售拉法基混凝土的76.722%股权;
在这些水泥公司进行混凝土股份转让或出售的案例中,有的是因债务?;械氖怯勺式鹆炊狭岩?,有的则是管理方式出现了差池,还有些则是不良竞争的产物。
所有这些在全产业链中进行拓展时遭遇困境的案例都说明,要想真正地实现水泥产业全产业链模式,光有想法和实践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资金链及管理方法,以适应水泥企业进行的跨行整合的转变。
同时,混乱的市场竞争机制亦加剧了水泥企业向下游拓展的困境。
据了解,目前混凝土行业进行生产和销售的大多数为小企业,这些小企业为争夺市场,无视市场规则,相互间靠不正当手段来进行竞争。有行业人士生动描述这一现象为“为了拿到单子他们完全不按市场规则来办事。”
资金链断裂,竞争机制的缺失,都为水泥企业进行向下游拓展的道路增添了障碍。因此,长时间以来,水泥企业和业内人士都在不断探索和寻求一种更合理的方式来实现水泥全产业链。
摘录:水泥商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