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经会员单位代表投票选举,徐永模继2006 年6月当选CCPA 会长以后继续连任会长,开始下一个阶段的征程。如何在取得已有成绩的基础上再攀新高,为会员单位交出更加满意的答卷,成为徐永模近期一直思考的问题。
《混凝土世界》杂志记者 宋小瑛
在国家和社会层面真正树立起中国混凝土的行业新形象
混凝土行业的业务范围太大了,涉及建材、建设、交通、铁路、水利等材料制造和建设工程领域,而且仍然有明显的部门分割。徐永模认为:有责任打破这种局面,让所有从事混凝土职业的人士有自己的行业,有事业归属感和自豪感。
徐永模认为,我国混凝土年产量已占世界混凝土年产量的50 %以上,是世界上生产和消费水泥混凝土最多的国家。无论是混凝土工程规模,还是混凝土相关产业的从业人员,都超出了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从水泥消耗来看,全国水泥产量今年有望突破18 亿吨,如果乘以3 的话,相当于54 亿立方米混凝土,按每立方米混凝土约2.4 吨重计,即要消耗130 亿吨砂石、水泥等天然及人造资源,这是一笔多么大的天文数字!
但是,这么大的一个混凝土产业,在国家层面上竟然从未被当成一个产业去定位,从业人员没有归属感。大学在专业设置中不再有这个专业,从业人员也没有职业资格,产业统计由于多年来的部门分割,没有一个部门的数据能全面真实地反映这个行业的情况。如申请设立材料工程师执业资格的工作,中国建材联合会尽管争取6年,也得到建设部的支持,却仍然无果。中国有句老话,“好事多磨”,对此我们有信心?;炷聊芊褡魑桓鲋С殴窬梅⒄沟牟?,争取到国家更多的产业政策支持,得到国家和社会的认可和重视,迫切需要有一个能代表混凝土行业直接与政府对话的权威性行业组织,迫切需要一个能为企业提供有效服务的行业协会组织。在新的任职期间,徐永模表示将以树立起混凝土这一非常重要的建筑结构工程材料产业的整体行业形象为己任,努力发展服务资源,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为会员单位以及行业提供满意的服务。
与相关领域的服务机构加强合作,建设高素质、高水平的协会服务体系
徐永模指出,中国的混凝土材料产业一直受到职能部门分割的影响。例如预拌混凝土和预制混凝土主要分布在五大领域:建材行业主管工业制品,建筑行业主管预拌混凝土和市政混凝土制品,水利行业主管水利工程用混凝土与制品,铁路行业主管桥梁与轨道工程用混凝土与制品,交通部门主管港工、道路、桥梁混凝土及制品。除了建材行业政府主管部门撤销以外,其他行业的政府主管部门仍然存在并实施管理。这是中国混凝土材料产业没有形成整体产业形象的主要原因。不同部门有不同的混凝土学会和协会组织,相互之间既有交叉,也有竞争,有时也能够成为合作伙伴,共同推进行业的技术进步。他坚信,国家建材局撤消后,作为唯一的国家级行业协会,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在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和相关协会、学会之间的交流方面,已没有体制上条条块块的限制,不论混凝土企业分布在哪个领域,都是协会服务的对象。只要能够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服务,能够引领行业的发展,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就一定能承担起责任和使命。为此,他提出了“双领域”发展战略:服务资源发展战略,即发展为行业服务所需的各神工作资源,包括各种信息服务、科技咨询、技术培训、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行业自律等等。服务品牌战略,即在竞争中创建有特色、有优势的信息、会展、培训、执业资格培训、出版、咨询等服务品牌。
培育大型企业历来是国家重要的产业政策,是提升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徐永模深知,从某种意义来讲,大企业的形象就是行业的形象,提升行业地位要靠大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要靠大企业,人才资源建设也要靠大企业:没有大企业就没有行业的社会影响力:中小企业只能成为大企业的战略同盟者,与之形成“专、精、特”的互补性发展:为此,他将把培育和发展大型企业作为协会新一届理事会的中心工作来抓,力争抓出成效。
建设高素质、高水平的协会服务体系也是徐永模上任之后重点抓的工作之一。他表示将继续按行业发展、经济运行、国际合作、标准质量、生产安全、职业培训、会议展览等内容来进一步完善秘书处业务工作部门的结构,将协会打造成人才发展的事业平台、有较高的收人水平及和谐向上的企业文化,吸引高素质人才加盟,提高协会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徐永模常说,混凝土是一个庞大的领域,人类生活在混凝土的世界。协会有责任有义务建立健全各个产业和相关领域的分支机构,对不论在哪个混凝土行业和领域的相关服务机构和企业,协会都应该抱着开放的态度去积极发展合作关系。没有行业组织的,要加快专业分支机构建设;有相应机构的,要处理好联合和合作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