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方官员眼里,高、精、尖产业成了香馍馍,劳动密集型产业则是烫手的山芋,甚至成为产业升级的淘汰品。不少地方,劳动密集型产业数量不多,亮点更是乏善可陈。
高、精、尖产业,很多生产环节都是机器代替人工,容纳就业能力可想而知;劳动密集型产业,看起来并不时髦,但它对就业和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可小觑。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密集型产业对整个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90%。
按照国际经验,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几乎是每个国家工业化必经阶段。美国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化持续了110年,日本持续了80年。目前我国的工业化刚从初期迈入中期,劳动力资源优势仍是比较优势,劳动密集型产业仍是工业化的一大动力。
目前的产业转型升级意味着高技术含量,并不完全排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每个产业在价值链上都有产业高端,不能简单地把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产业升级的淘汰品。沿着劳动密集型产业往深处挖,都能发现高、精、尖的产业制高点。比如,传统的墙体材料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但产业链条的这头——是新型材料,是墙体材料改革战略的新兴产业,产业链条的那头——环保、节能、增添功能也都是高、精、尖产业。
因此,应该因地制宜着力培育自己的主导产业,不必一味追求高、精、尖。从实情出发,选择合适的主导产业做深、做透。
湖北省墙体材料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