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社科院发布的《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10)》表示,中国劳动力优势将会继续保持,在出台“促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政策上,应避免密集度过大。
今年3月,中国26年来首次出现贸易逆差。这虽可减轻中国平衡国际贸易的压力,但也表明中国产业竞争力的下降,对此苗头应高度重视。分析认为,中国产业竞争力进入2008年,即金融?;熬鸵丫枷陆?,主要原因是,政府集中出台了一系列可导致企业成本增加的政策措施。为此,要避免新出台的政策对企业和短期经济增长造成过大冲击,应把各种政策调整给企业经营带来的压力分散到不同时期。
此外,蓝皮书对我国各个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其中,农产品、燃料及矿产品的竞争力有所下降,钢铁、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机械和运输设备等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提升幅度较大。
调查显示,2009年中国粗钢产量达5.68亿吨,居世界第一,但出口钢材以低附加值普通钢材为主。汽车工业方面,成本低廉是中国汽车最大优势,而汽车核心零部件生产、售后服务、自主研发还处于薄弱环节。
分析认为,竞争力很强的行业多是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行业,国有垄断行业在国际上则没有竞争力。因此,产业结构调整不应以政府为主导,而应以市场竞争为主、政府支持为辅。
来源:亚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