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学生200块钱随叫随到怎么用,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app下载,4小时400元快餐电话联系方式,附近学生24小时服务内容

发挥资源优势,抢抓转移机遇,通城重整陶瓷产业

日期:2010-06-25 11:07:31
浏览数:

咸宁日报特约记者刘健平、通讯员杨忠信、刘志杰报道:22日,记者在通城县陶瓷产业园看到,香港柏豪银丰瓷土公司2条生产线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投产后年产值过亿元。

 

    后于该公司落户园区的佛山谊生陶瓷有限公司也已在园区内投资1.2亿元兴建了2条生产线,专业生产高档全瓷通体仿古砖,年底将建成投产,可实现年产值2.4亿元。

 

    近年来,沿海地区陶瓷产业优化升级,纷纷向内地转移。县委书记胡超文说:“通城地处武汉‘8+1城市圈,能共享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区位、政策、资源等优势,在承接沿海陶瓷产业转移中具备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通城县境内陶瓷资源储量大、质量好,可供使用200年以上。早在上世纪80年代,通城陶瓷业发展迅速,有13家规模瓷厂,培养和造就了大批陶瓷产业工人,生活、建筑、日用瓷等声名远播。由于一哄而上,产品技术含量不高,通城陶瓷业逐渐淡出市场。

 

    县委县政府洞察到产业转移中的机遇,提出把通城建设成为全省的陶瓷原料加工基地和陶瓷产品生产、出口基地,华中地区“小瓷都”。县里出台优惠政策,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眼下,总面积5000亩的陶瓷工业园区已完成了“三通一平”;环境?;ど枋┤涨魍晟?,环境承受能力可容纳40条生产线的正常生产需要,为发展陶瓷产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与此同时,县委、县政府抢抓机遇,走出山门,主动承接,重点围绕陶瓷产业招商,建立项目管理库,落实招商责任制,狠抓大项目招商、大产业招商,借助外来资金、技术,重振陶瓷产业。县里8次组团到广东省深圳、佛山等地举行招商发布会、项目恳谈会,参加陶博会,走访60多家陶瓷企业集团,与12家企业和佛山西樵工业区、岳阳陶瓷工业园、临湘陶瓷工业园达成了合作意向,共签约意向性项目11个,签约资金13.9亿元。

 

咸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