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水泥行业产能过剩,除了淘汰落后生产线,企业兼并重组外,向商品混凝土及其他下游产业链延伸,是一种可行的举措。国际水泥大公司如拉法基的实践证明,水泥厂发展商品混凝土是成功的做法,但是,进军商品混凝土并不是“水泥产能过剩,向下游产业延伸”的唯一出路。
目前投入到或预备投入到“商品混凝土”的水泥企业越来越多。尽管水泥企业向商品混凝土延伸,有掌握上游资源,熟悉客户、了解信息、资本雄厚等众多优势,但同样容易出现产能过剩,形成卖方市场,出现恶性竞争的情况。
商品混凝土生产受气候,工程施工的制约,影响,具有非连续性,因此布局时单线规模不宜过大,技术门槛看似不高却很关键,容易出现质量问题,“一出问题,就赔不起”。
除此之外,不少涉足商混搅拌站的业主频于应付当地沙霸,路霸等势力的威逼,没有精力在企业技术,管理等方面提升,难见到发展的前景。
放眼看来,湖北省经济建设发展 对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带来新的生机,除“商品混凝土外”,水泥企业向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延伸的领域很广泛:
铁路建设: 湖北省铁路建设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据报道,截至2009年11月底,我省境内开工建设的23个铁路项目累计完成投资972亿元,其中,今年完成投资310亿元。
汉宜铁路、石武客专、渝利铁路和武九、长荆铁路电气化改造等8个项目正抓紧建设,武黄、汉孝、武咸3条城际铁路也在全面推进之中。2011年年内,武汉城市圈4条城际铁路中,至少将确保一条如期通车。铁路建设需要大量的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和桥梁等水泥制品,为水泥制品工业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给排水方面: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前期工作并尽早实施,加快水利现代化进程,重点保障城市防洪、供水和改善水环境;对于推广应用新型管材,大口径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混凝土排水管道、大口径PCCP管以及市政构件的需求量会有很大的增加。
城镇化建设:据专家预测,到201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将达到47%,到2020年,达到58%~60%,同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对农村道路、排水管道、园林绿化、文化设施、村民住宅等进行的改造和扩建增加了更多的投资和消费需求。所有这些需求会都会带动混凝土给排水管道、商品混凝土、装饰混凝土制品的发展。此外,完善农村电网、实现村村通电话、能上网等规划的实施,需要架设输电、通讯等工程线路,需要大量水泥电杆,为水泥电杆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各规划与建设中的经济开发区建设需要管桩。
我省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是建材行业中仅次于水泥和墙材的第三大产业,对全省国民经济的发展,对城乡基本建设和人民生活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目前的现状是:我省水泥制品行业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大问题,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技术装备水平不高,产业集中度较低。因此,需要在省内培就几个技术装备水平高、有自主创新能力能引领行业技术进步、带动行业健康发展的龙头企业,迎接水泥企业的进入。
湖北省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