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全省建材工业经济运行平稳,继续延续增长势头,共完成工业总产值201.23亿元,累计增长45.09%;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6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实现销售产值190.56亿元,累计增长42.96%;工业产品产销率94.7%,略低于去年同期1.41个百分点。
一、主要建材产品指标完成情况
1、水泥工业压力显现。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水泥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59.85亿元,累计增长33.71%;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29%。产品销售率93.11%,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全省水泥总产量1763万吨,累计增长39.4%;水泥熟料产量1129万吨,累计增长48.1%;其中预分解窑熟料产量988万吨,占水泥熟料总产量的87.5%。水泥产量过百万吨的地区是:荆门市415.02万吨,累计增长55.84%;宜昌市245.21万吨,累计增长50.07%;黄石市235.45万吨,累计增长3.03%;武汉市183.58万吨,累计增长21.43%;襄樊市121.49万吨,累计增长64.6%;咸宁市111.74万吨,累计增长97.03%;鄂州市101.68万吨,累计增长14.21%。
2、平板玻璃喜中有忧。一季度,全省平板玻璃行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9.32亿元,累计增长73.55%;销售产值8.52亿元,累计增长69.92%;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25%,增长幅度之大是近三年以来少有的。平板玻璃产量1029.37万重量箱,累计增长20.44%。
全省技术玻璃保持较高增长势头,一季度工业总产值3.54亿元,累计增长54.82%;其中钢化玻璃产量63.2万平方米,累计增长74.23%;夹层玻璃产量5.71万平方米,累计增长89.76%;中空玻璃产量1.32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减产3563平方米,累计增长率为-40.45%。
3、建筑陶瓷与卫生陶瓷持续高速增长。一季度建筑陶瓷工业总产值8.93亿元,累计增长51.73%;销售产值8.54亿元,累计增长47.83%。陶瓷砖产量4105.3万平方米,累计增长26.72%。全省建筑陶瓷产业发展推动力,当属宜昌当阳陶瓷产业园的建设,其一季度产量达到3434.72万平方米,占全省产量的83.67%,仅3月份当月产量就达到创记录的1413.48万平方米,增长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8.8个百分点。以宜都卫陶为代表的湖北卫生陶瓷产业,一季度工业总产值1.08亿元,累计增长68.44%;销售产值1.03亿元,累计增长65.37%。卫生陶瓷产量163.16万件,累计增长30.89%,其中宜昌市宜都卫生陶瓷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98.3%。
4、其他建材产品产销普遍向好。一季度,建筑砌块工业总产值25.1亿元,累计增长77.31%;标砖产量48.81亿块,增长83.48%;石膏板产量1203.03万平方米,累计增长79.98%。
水泥制品工业总产值16亿元,累计增长40.33%;水泥排水管产量429.15千米,累计增长32.36%;水泥压力管产量27.94千米,累计增长-15.59%;水泥电杆产量5.07万根,累计增长139.59%;商品混凝土产量181.13万立方米,累计增长58.78%。由于水泥混凝土桩的应用由武汉不断扩大到中等城市,带动了全省管桩产业发展,一季度产量达到251.26万米,累计增长118.95%。
建筑用石开采和建筑用石加工工业总产值分别为7.23亿元和9.17亿元,累计增长均达到42.4%,其中以通山为代表的大理石板材产量90.08万平方米,累计增长133.79%;以麻城为代表的花岗石板材产量62.96万平方米,累计增长23.52%。
防水建筑材料工业总产值2.76亿元,累计增长51.39%,其中沥青和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产量1351.21万平方米,累计增长17.56%。
二、建材工业经济运行的特点
1、总体经济运行稳中有升。在建材行业40个门类中,有39种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超过20%的有水泥、建筑陶瓷、建筑用石加工、水泥制品、建筑砌块、玻璃纤维、涂料、耐火材料等33个门类;工业增加值增长超过50%的有平板玻璃、技术玻璃、卫生陶瓷、石灰和石膏制造等17个门类。
2、建材工业外向型经济增长加速。作为内陆省份,湖北建材出口产品一向品种少,比重低,近年来已逐步有所改观。一季度,全省建材工业出口商品金额2354.2万美元,累计增长37.52%;出口商品种类47种,制成品31种。其中出口商品增长最快的是陶瓷砖和卫生陶瓷,分别达到579.57万美元、155.68万美元,累计增长310.57%和100.36%。石材是湖北传统出口产品,花岗石和大理石制品出口额达到537万美元,花岗石制品出口累计增长率41.94%,大理石制品出口累计增长率9.1%。
3、建材工业总体经济效益有下行趋势。受局部地区产能过剩影响和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力度加大,全省建材行业整体经济效益不容乐观。水泥销售价格低开低走,持续下降,全省水泥平均出厂价比去年同期下降约30元左右;尤其是荆门、宜昌等地,由于近年来产能集中释放,而市场需求增幅有限,水泥销售价格低迷,大多企业处于微利或无利生产经营状态。水泥亏损企业有所增加,今年头两月,全省水泥行业亏损企业超过三分之一,亏损企业亏损额达到1.63亿元。
全省平板玻璃销售价格虽仍在高位运行,但局面难以持久。今年以来,湖北平板玻璃销售价格春节前后有短暂回落,3月后又重回升势,一度站到百元高位。但随着武汉、荆州等地新线投产,供求关系将发生变化。特别是国家对房地产行业前所未有的调控力度,使与房地产行业相关度较高的平板玻璃行业大受影响,因其滞后效应,下半年平板玻璃销售价格将出现回落。
三、存在问题
1、建材工业投资增长放缓。一季度,全省建材工业共完成投资额42.8亿元,增长率为9.28%,投资增长率列全国倒数第4,仅为全国平均增长水平的四分之一强。在国家抑制产能过剩行业政策调控下,湖北水泥行业投资下降明显,共完成投资额11.17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40.1%。平板玻璃行业投资迅猛,达到2.69亿元,增长760.83%,但由于所占比重低,对全行业投资影响不大。水泥工业投资一向在全行业占较大比重,而全省建材工业内尚未形成能取代水泥工业的新的投资热点,由此将影响湖北建材工业的长期发展及增长后劲。
2、平板玻璃结构调整有所反弹。一季度,湖北浮法玻璃产量771.95万重量箱,占平板玻璃总产量的75%,浮法玻璃占比比前两月下降了13个百分点;普通玻璃产量不降反升,达到257.43万重量箱,累计增长70.31%,超出年初预期。主要原因是平板玻璃价格高位运行,使部分已停产“小玻璃”重开生产线。
湖北省建筑材料工业协会